毛燕“灰腰金丝燕”—燕窝的品种分类(二)
毛燕,主要是指灰腰金丝燕,它是洞燕的一种,原产地包括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的沙巴、砂拉越。 毛燕喜欢用自己的唾液及羽毛来筑巢,因此他的燕窝含有较多的燕毛,营养成分不及官燕,巢色较暗,杂质比较多,而且加工过程也比较复杂,不好处理。毛燕基本上可分

做最好看的北京视觉历史平台
紫禁城内的帝王家怎么吃年夜饭、有什么讲究、有什么规矩、都谁参加、饺子怎么吃 ......
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紫禁城内皇家“年夜饭”的那些事 ......
【参考资料】
1《清代宫廷文化通史》
2《清代宫廷绘画》
3《清宫生活图典》
4《北京城百年影像记》
5《世说清语》

01
还有几天春节即将到来,这对于全球华人是最为重要的节日。无论身在何方、无论相隔多远,人们都希望此时可以回到亲人身边,阖家欢聚、共享天伦,吃上一顿团圆幸福的年夜饭。
而百余年前紫禁城内的帝王家也是如此,岁末除夕的这顿年夜饭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盛宴。
清宫“年夜饭”的地点通常设在乾清宫。乾清宫是紫禁城内廷中最大的宫殿,始建于明代,清军入关后重新整修。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与日常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

▲紫禁城后宫区域平面图
雍正继位以后,将皇帝日常活动中心转移到了养心殿。乾清宫的政务活动逐渐减少,更多的用于举行内廷典礼或宴会,包括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等大型宴会。

▲紫禁城乾清宫
(日)小川一真 1901年

▲紫禁城乾清宫内景
(日)小川一真 1901年
参加“除夕家宴”的通常是皇帝、皇后及所有嫔妃,而不包括皇帝的兄弟子侄,与这些男性亲属的“家宴”一般设在第二天(元旦)举行。这样做一是考虑场地有限,其次就是为了“避嫌”.......
以下,我们以乾隆朝为例,看看皇家的“除夕年夜饭”是怎样举行的。
这顿饭虽说是“家宴”,但其中的规制、礼节、程序也非常繁冗复杂。无论从宴会的布置、使用的餐具,还是菜品的品种数量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划分......

▲乾清宫家宴图片示意
家宴布置大致如下:
在"正大光明"匾下、宝座台上设皇帝的“御宴桌”一张,桌上共摆各类膳馔108品,包括冷膳、热膳、群膳四十品,后摆酒膳、茶膳各二十品,再加上饽饽、小菜、汤、粥、蜜饯食品等等。
在宝座台下,分东、西两侧摆陪宴桌。东侧(即皇帝左边)第一桌是皇后的“头等宴桌”,摆肴馔膳食64品;西侧(即皇帝右边)第一桌是为贵妃的“二等宴桌”,设肴馔膳食32品。
之后是妃的“二等宴桌”,不过须两人一桌,摆放膳馔亦为32品。然后排列嫔、贵人的“三等宴桌”,每桌三人,摆放膳馔亦为32品。
文字是枯燥的,根据以上记载,绘制“乾清宫家宴布局示意图”,一目了然:

▲乾清宫家宴布局示意图
(你好北平设计)
在《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一书中记录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除夕宴“御宴桌”上所摆设的具体内容:
● 头路∶ 松棚果罩四座,上安迎春象牙牌四个。两边花瓶一对。中间点心五品,用青白玉盘。
● 二路∶ 一字高头点心九品。
● 三路∶ 圆肩高头点心九品。此十八品用青白玉碗。
● 四路∶ 红色雕漆看果盒二副。两边苏糕鲍螺四座,用小青白玉碗。
● 五路至八路∶ 膳均为十品。此四十品用青白玉碗。除果盒外,全桌八路共摆膳六十三品。
● 又,在膳桌东边,还要摆奶子一品、小点心一品、炉食一品。两边摆敖尔布哈(满语,即油糕)一品,鸭子馅临清饺子一品,米面点心一品。这些均用5寸清白玉盘。两边再各摆上南小菜、清酱、三样、老腌菜等四品菜。
● 而在皇帝近前,左面摆金匙、叉子,右面摆羹匙、筷子,正面则摆筷套、手布和纸花。

▲黄缎绣暗八仙祝寿怀挡
此物名为“怀挡”,是皇帝吃饭时
挂在胸前,防沾污衣服用的。
除了菜品的内容与数量,在家宴中所用餐具也是尊卑级别的重要体现。
比如皇帝可用金龙盘、金龙碗、金勺、金箸;皇后可用里外全黄暗云龙盘碗、金勺金箸;贵妃及以下无金餐具,使用的是”位分碗”,贵妃、妃为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酱地蓝龙盘碗......
以下几图为清宫皇家使用的一些餐具:

▲金龙凤双喜盘

▲黄地绿彩云龙纹碗

▲粉彩四季花卉纹扇面形攒盘
匠人、匠心、匠造、专注品质即食燕窝
一樽皇燕燕窝精益生产,匠人、匠心、匠造、专注品质即食燕窝! 燕窝的炖煮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多数购买燕窝的人其实没有时间炖煮,而且不当的炖煮方法还容易造成燕窝营养的流失。加上燕窝市场的鱼龙混杂,消费者很难判断哪些是品质优良的燕窝。出于前面说的这

▲黄地绿彩云龙纹盘

▲铜鎏金松棚果罩
在所有餐具中,最有特点的莫过于上图中这个“松棚果罩”,它是摆在皇帝“御宴桌”上专门用来盛放水果的容器。
整个果罩高67cm,直径34cm,底座为木制红漆描金边六边形,其上为铜镀金嵌珐琅镶料石透雕护拦,护栏以上为六组铜鎏金“二龙戏珠”的支柱,12条盘龙回旋向上,托起一个“攒尖顶”式的铜鎏金顶盖,顶盖上覆盖由绿色丝线搓成的松枝,故名“松棚果罩”,该果罩造型独特、精工细作,可以称得上是餐具系列中最精美的国宝。
Ok,餐具欣赏完毕,我们继续看看“乾清宫除夕宴”的大致流程:
大宴开始时,皇后率领皇贵妃及以下妃嫔,站立恭候皇帝圣驾,同时演奏“丹陛大乐”。皇帝入座后,皇后等人各就位次,并行"一拜礼","丹陛大乐"奏《雕平之章》乐曲。皇后等人入座后,宴会正式开始。
此时冷菜已经事先摆好,顺序开始上热菜、汤菜......此时"丹陛清乐"演奏《海宇升平日之章》。
宴会过程中会表演“承应戏”,这是清代的一种宫廷戏曲,根据不同时令节气演出不同的剧目。例如立春、上元、七夕、中秋、冬至、除夕等节庆都要表演“承应戏”。
宴会上皇帝举杯进酒时,皇后等人要"各出座",并跪行"一拜礼"。待"承应戏"演出结束时,皇后等人要出座谢宴,并行"二肃一跪一拜礼",此时"丹陛大乐"演奏《雕平之章》乐曲。
进膳后,献奶茶。茶毕撤席。接着摆酒膳,酒膳毕,大宴结束,此时"丹陛大乐"再次响起,众人恭送皇帝离开......

▲中和韶乐中的编钟
由上可见,整个“除夕宴”的规制、礼节、程序非常的繁冗复杂,尽管肴馔菜品丰盛、品种繁多,但出于诸多礼仪规矩的约束,与宴者根本不能真吃真喝,以免有失体统。
以上便是清代“乾清宫除夕宴”的大致介绍,此后各代帝王虽有一些细节改变,但大体情形相同。
在清宫档案中还有很多关于“除夕宴”的内容,例如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三十日,刚刚即位不久的小皇帝载淳(同治帝)的除夕晚膳菜谱为∶
"大碗菜四品∶ 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锅烧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怀碗菜四品∶燕窝溜鸭条、攒丝鸽蛋、鸡丝翅子、溜鸭腰。碟菜四品∶ 燕窝炒炉鸭丝、炒野鸡爪、小炒鲤鱼、肉丝炒鸡蛋。片盘二品∶ 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二品∶ 白糖油糕、如意卷。燕窝八仙汤”。

▲清代皇室膳单
“膳单”是清代御膳房将皇帝一日三餐的内容开列的清单,经内务府批准后按单烹饪。
02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可见当年饺子在民间是被奉为最美味的食品之一。而在紫禁城内,每日吃惯山珍海味、美馔佳肴的清室帝王家,对于饺子也是情有独钟、另眼相待......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纪念浴血奋战死去的将士,曾对天起誓,每年除夕包素馅饺子以祭奠死者。

从此,清代宫廷中就留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夕夜吃素馅儿饺子。其馅料以干菜为主,包括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蘑菇,笋丝,面筋等。

据清代《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元年元旦,"万岁爷弘德殿,进煮饽饽(饺子)、金碟小菜二品、姜醋一品(黄碟)、素煮饽饽......"
清中前期的几位皇帝都严格遵守祖宗遗训,但到了清代晚期,皇帝对祖宗遗训逐渐淡化,在《清宫膳食档》中曾记载光绪皇帝吃了“猪肉馅的饺子”......
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初一子时开笔仪后,“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12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12只......”

▲金錾花八宝叉与金镶牙箸
满清皇宫包饺子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把一二枚钱放在饺子馅里包起来,然后与别的饺子一起煮。如果谁在大年之夜吃到包着钱的饺子,那就预示他在来年大吉大利......当然,所有人都希望皇上能够吃到,皇帝吉利才预示着国泰民安......
清《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正月初一日,元旦早膳∶"上(乾隆帝)弘德殿进煮饽饽一品四个,内有通宝二个,盛进时要让万岁爷食得,以示终岁大吉......"
不过,也有意外的时候。
同治五年(1866 年)的除夕夜,宫中御膳房照例准备了饺子,并在饺子中放了铜钱。以往在太监们的精心安排下,太后与皇上肯定都能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可这次整盘饺子都快吃光了,也没见10岁的小皇帝有反应,这可吓坏了太监们,一个劲儿问“万岁爷吃到钱了么......” 直到第二天,清洗马桶的太监在同治帝用的便桶中发现了那枚钱币,所有人这才放了心。

关于“饺子”还有一则慈禧太后的轶事,这是叶赫颜礼·仪民先生根据祖上回忆撰写的文章,摘录如下:
“除夕之夜十二点的钟点将过,太后命众人齐至殿上,排好长案后,由御膳房将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素菜端上桌,众人一齐下手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时叮儿当的乱响。切剁好后都交到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馅儿,口味咸淡,由太后决定。天到亮时,饺子已包齐。

▲1903年慈禧与隆裕皇后、
瑾妃、德龄、容龄等合影
太后命众人退回更衣,重新梳头打扮。不大工夫,众人回到殿上。太后坐在案端,皇后等人都站在案旁。待宫女把煮好的煮饽饽端上来,太后说:
“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时开始,我们不能忘记去岁的今日今时,今天我们能吃一碗太平饭,这就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先的庇护。”
说完,命大家用膳。大家向太后叩头谢恩。吃罢煮饽饽,天才大亮......”
以上是关于清室皇家除夕“年夜饭”的相关典故轶事,从中可见满清宫廷虽然礼仪繁缛、膳食奢华,在细节上也存在某些满人习俗,但总体来说与汉家民间的风俗做法非常相近,如除夕辞岁、拜年、祭祖、吃饺子(即煮饽饽)等,这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在传统习俗上的融通以及在文化礼仪上的共存。

在此恭祝各位
春节快乐
阖家幸福
......
END
影像 | 城市 | 历史 | 回忆
#过年##故宫##年夜饭##过年那些事##过年干饭指南#
本文源自头条号:你好北平photohistory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识别真假燕窝
一直以来,燕窝由于其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可是,却因其不菲的价格,自打它从娘胎里出来,造假的事件就层出不穷,着实害苦了我们的燕窝粉啊~ 这真是吃燕窝容易,挑真燕窝不易,且吃且珍惜! 教你几招如何识别真假燕窝 1、看 真正的燕窝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