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记

天然燕窝,燕窝多少钱一克,燕窝的做法和功效,孕妇燕窝

MENU

知名打假人王海谈辛巴燕窝事件:或发起集体维权 要求退一赔万

辛巴燕窝事件为何越闹越大?卖的真是假燕窝?打假人真打假?

最近网红辛巴因为带货一款燕窝,掀起的波澜着实不小,从最初辛巴的强势回应到王海发文打假,致使整个事件迅速发酵,到底孰是孰非暂且不予以定论,真卖假燕窝?打假人真纯粹打假?不涉利益?都众说纷纭。 不过说真,就辛选的反应来看,是稍微鲁莽了点,如果真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23日消息(记者 姜飞 实习生 郑鑫)最近几天,辛巴所售燕窝遭职业打假人王海打脸,经证实为糖水燕窝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1月23日,新海南、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对话王海时了解到,除了此次燕窝事件外,王海已向国家有关部门实名举报了另一品牌燕窝产品,称该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王海表示,除已通过微博发布《燕窝风味饮料投诉举报指南》指导消费者维权外,接下来计划发起集体维权,代消费者向辛巴要求退一赔万。

网红带货多有欺骗粉丝成分存在

记者:辛巴网上带货卖燕窝为何会引起您的关注?

王海:2019年开始,我们就已经关注网红带货的问题了,当时我们发现网红带货很大程度上存在欺骗粉丝收“智商税”的现象,因为网红本身未必有价值判断能力,那么他(她)的本事是什么呢?主要是哄粉丝开心。另外,我们关注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网红带货的性质不同于代言,带货的本质是推荐、互动推销,需要比代言承担更多的连带责任。

记者:是何原因让您意识到辛巴带货的燕窝有问题?

王海:燕窝本来就是“智商税”。燕窝的蛋白质和唾液酸含量都不如鸡蛋,一个鸡蛋的唾液酸含量在1.5克左右,但一盏燕窝就算10克含10%的唾液酸的话也不过1克。迄今为止,关于燕窝的各种功效,什么美容、滋补啊,都只是传说,体现在虚假广告上。我没有看到哪里有经过权威的科学验证,没有经过官方认证。但是燕窝的售价,可能是鸡蛋的几十倍,甚至是成百上千倍。

即食燕窝从产品属性上看,根本就不是燕窝,我们看其产品标准或者产品许可,要么是饮料、要么是罐头、要么是方便粥。比如某品牌鲜炖燕窝,打着燕窝的幌子,其实真实产品属性是主食方便粥,100克一瓶的鲜炖燕窝中,含有的燕窝成分唾液酸才价值3毛钱,但是售价高达279元。一个鸡蛋的唾液酸含量等约25瓶100克装小仙炖,说白了,就是一个鸡蛋的营养价值卖了6975元。

燕窝事件揭露两个行业问题:燕窝行业和网红带货行业

燕窝的价值还不如鸡蛋牛奶?这是事实还是在交智商税?一文解析

导读:燕窝一直被视为是一种高端的营养食品,深受许多女性人士喜爱,特别是一些有钱人,往往将燕窝作为一种高级滋补品,对燕窝趋之若鹜。但是近日,职业打假人王海称知名主播辛巴所售即食燕窝是糖水,蔗糖含量达4.8%,碳水化合物为5%,而蛋白质含量为0。 对于

记者:此次糖水燕窝事件,您关注的是辛巴带货中的茗挚燕窝品牌问题,还是整个燕窝行业问题?

王海:不仅仅是茗挚燕窝。辛巴燕窝事件揭露了两个行业问题:一是燕窝行业和以燕窝为卖点的糖水行业,都是满满满满的“智商税”;另一个是网红带货行业,网红带货行业通常用代言的马甲逃避责任,实际上,网红带货就是互动推销和推荐背书,售货员改成柜姐儿还是售货员。

记者: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更为理性地选择或者看待燕窝产品?

王海:(消费者)想避免被骗,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要弄清楚4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弄清楚商品/服务的研发/生产主体信息,有没有研发资质和能力、经验;二是弄清楚产品/服务功效来源,有没有科学依据、法定许可;三是清楚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四是弄清楚价格成本,特别是替代方案多少钱?比如治痘痘,去医院几百元最多了,但是去美容院动辄成千上万。

另外,还需要注意带货网红是否带有欺骗性。所谓术业有专攻,虽然是网红,但部分网红的价值判断能力不能恭维,他们很难准确判断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计划发起集体维权 要求辛巴退一赔万

记者:您觉得从市场监管角度来说,应该从哪方面下功夫?或者说,加强哪方面的监管?仅仅是打击虚假宣传吗?

王海:监管部门需要监管的无非就是厂商的坑蒙拐骗行为,想要监督网红带货非常简单。我认为第一要明确网红带货的性质就是推销、推荐背书,必须与厂商承担连带责任;第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的诉权为20年,要规定网红带货的视频必须20年后才能下架,以便消费者维权;第三,要给网红带货的消费者犹豫期,避免消费者冲动上当维权无门。 燕窝作为传统型“智商税”、非必要食品,应该和裹小脚一样被淘汰了。就此次辛巴燕窝事情,除了通过微博发布《燕窝风味饮料投诉举报指南》指导消费者维权外,接下来计划发起集体维权,代消费者向辛巴要求退一赔万。

本文源自头条号:南海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费舆情周一见:高洁丝涉虚假宣传,辛巴卖的燕窝被质疑糖水

从本周起,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持续堆出“每周消费舆情”专栏,对上一周涉及产品质量、服务消费、商业纠纷等投诉曝光事项进行盘点统计。 在本周第一期消费舆情监控中,我们关注时下热门的冰雪游、网购、食品安全等问题,同时也看到,监管部门对质量的监控正日

© Copyright yanwoji.com Rights Reserved. 联系:qinglan336@gmail.com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