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选表示接受“燕窝事件”行政处罚,将升级管控举措
新京报讯(记者 王萍)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辛巴直播带货即食燕窝”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后,12月23日晚,辛选官方微博就发出说明,称接受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燕窝事件”的行政处罚决定,将成立质量专家委员会,完善审核流程,提高供应商和产品导入门槛。
广州市场局通报了辛巴“糖水燕窝事件”事件的调查及处罚决定:辛巴的公司被罚90万,那款糖水燕窝的生产厂家被罚200万。紧接着,直播平台也公布了对辛巴的处理决定:其个人账号被封禁对60天。

或许,“官方”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就到此结束了。
如何看待这个调查结论以及处理决定呢?
首先,广州市场局对于辛巴团队的调查结论是“仅凭厂家提供的‘卖点卡’等内容,加上对商品的个人理解,即对商品进行直播推广,强调商品的燕窝含量足、功效好,未提及商品的真实属性为风味饮料,存在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
这个定性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上,直播带货的团队和主播绝大多数对于产品都缺乏专业认知,只是照搬厂家的营销话术,再加入自己的演绎和进一步夸张。辛巴的团队如此,大多数代言推广“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的明星也是如此。当然,“普遍如此”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这个处罚原因,有理有据。
辛巴带货“假燕窝”案处罚通报公布
因在直播间售卖的燕窝被质疑为“糖水”,网红主播辛巴团队疑似售假事件引发关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3日通报,广州和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17日、10月25日安排主播“时大漂亮”通过快手直播平台推广商品“茗挚碗装风味即食燕窝”。在直播带货过程
在这个直播中,辛巴团队的作用相当于产品推介,销售与购买是在厂家的网店完成的,所以厂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卖点卡”以及网店内的虚假宣传内容,辛巴团队是代言和传播者,而厂家是“出品方”,同样要被处罚。因为它是生产和销售的主体,所以被罚得更重,也是顺利成章的。
可能出乎广大吃瓜群众意料的,是对于产品本身的调查抽检,结论是符合与之相关的产品标准,问题只是“标签存在瑕疵”。在目前的执法惯例中,对于不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标签瑕疵,处罚往往不进行处罚。所以,也就是说,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这款产品本身并没有受罚。
当然,这里有一点可争议之处。这款产品的配料中使用了乳酸钙。在食品中,乳酸钙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也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如果作者营养强化剂,在液体饮料中可以使用,但必须标明含量;如果作为食品添加剂,不需要标明含量,但是在液体饮料不在其使用范围内,这里就算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通报中没有明确说明“标签存在瑕疵”具体指什么,也就无法判断监管部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或许是作为对调查结果的回应,辛巴的直播平台也对辛巴团队做出了处罚:辛巴个人账号封禁60天,团队其他账号也封禁不等的时间,而不是此前网传的“终生封禁”。在监管部门对辛巴事件的定性以及处理基础上,平台做出这样的处罚,也算是中规中矩吧。
从“官方”的处理来说,这或许就是结束。不过,因为王海入局,对辛巴团队的指控要更为严重,索赔额度也非常大。作为“消费者代理人”,王海有这样的权利——后续的官司能否打起来,如果打起来了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头条号:松鼠云无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市场监管局公布“辛巴直播带货即食燕窝”事件调查处理情况
36氪获悉,据广州市场监管局消息,广州和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涉事直播间的开办者,受商品品牌方广州融昱贸易有限公司委托,于2020年9月17日、10月25日,安排主播“时大漂亮”通过快手直播平台推广商品“茗挚碗装风味即食燕窝”。直播过程中,《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