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燕窝”事件还没完?广州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2020年11月,带货主播辛巴通过直播售卖了一款即食燕窝,不久即遭到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的质疑:辛巴出售的燕窝只是糖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客户的质疑成为“燕窝”事件的导火索,引起广泛关注。 辛巴团队迅速通过直播作出自证与回应,并声称

网暴是一种公害,可能吞噬每一个人。

图源当事人微博。
文|闵萧
“主播辛巴卖假燕窝”事件再起波澜——最早爆料并吐槽此事的女网友,被媒体曝出遭网络暴力1个多月,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据媒体报道,上个月初,朱琳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吐槽辛巴团队直播间卖的燕窝——“这是燕窝吗?这不都是水吗?”随后这段视频被广泛转载传播,并引发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的共鸣。
然而,随着“吐槽视频”播放量增加,朱琳先等来的却是一些网友对自己网暴“噩梦”。不少网友跑到她的账号评论、私信,质疑她黑辛巴团队。朱琳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被泄露,凌晨一两点还能接到骚扰电话与恐吓威胁,走在路上还被叫“燕窝姐”,个人工作、生活甚至身体健康均受影响。
粉丝网暴维权消费者是对爱豆的“高级黑”
从事件的进展来看,朱琳当时的评价完全称不上是夸张,更无关“黑”谁。
早在11月27日,辛有志及其所在的广东辛选控股有限公司公开回应称,经检测,茗挚燕窝产品在直播间推广时确实存在夸大宣传,燕窝成分不足每碗2克,还对部分消费者进行了退赔。在此期间,辛巴团队也有工作人员上门对朱琳道歉。
最新消息是,辛巴公司所在地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该公司立案调查。
现在看,正是因为朱琳最早的爆料,才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主张,她应该得到肯定而非现在的遭遇。然而,一边是正主赔礼道歉,有关部门立案调查;一边却是网友对她的网络暴力,这种结果既显荒谬,也让人始料未及。
30岁网红男主播辛巴,卖假燕窝被立案,可能面临15年监禁
01 年仅30岁的辛巴,是当下带货主播界的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个是薇娅和李佳琦。 近两年,辛巴的战绩都是以“亿”计算的,想必他也对这些数字习惯和麻木了,比如618带货2亿、90分钟累积带货1.8亿、双11个人总销售额破20亿、单场带货超过12.5亿、2019年总成交额
此事中,作为消费者的朱琳所吐槽的商品有其特殊性,因为是由知名电商主播所推销。事实上,不少网暴举动就是源自部分网友为自己“偶像”站队而“出手”。网友维护自己爱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必须建立在符合法律的基础上。
不顾事实真相,无视道义公正,对他人进行网暴,表面看,这是为爱豆打抱不平,实则是对爱豆的“高级黑”。
回顾事件发展,一开始辛巴团队在直播间扬言要告朱琳诽谤的举动对于粉丝网暴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鉴于辛巴本人的巨大流量效应,从真诚处理“假燕窝”一事的立场出发,也不妨主动呼吁网友冷静,立即停止无理且违法的伤害行为。
别让网络水军成了围攻维权消费者的“枪”
从现实来看,水军一直是困扰直播业发展的毒瘤,不少直播平台水军泛滥成灾,经常发生主播雇水军带节奏、互黑、互撕事件。因此,此事背后的网暴是否纯粹只是“自发”,还是相关方面有意雇水军针对爆料者的回击、“危机公关”,相关部门也有必要介入调查。
如今,网络水军俨然已经成为网暴的主力军,此前多起社会事件也让舆论看到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水军之恶。
网络水军围攻维权消费者,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个人的伤害,也是对消费环境的破坏,不可等闲视之。只要不构成恶意差评,消费者完全有权利对自己所购买的商品进行评价,如果连在平台上吐槽质量都有被水军围攻的风险,还有谁敢维权?
可以说,关注朱琳个人的遭遇,也是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内在要求。
说到底,无论是粉丝自发的网暴,还是雇佣水军攻击对方,这都算是一种公害,它可能吞噬每一个人。现在,针对“假燕窝”事件,已有监管部门跟进调查,对于由此所衍生出维权消费者被骚扰风波,相关执法部门也不妨主动介入,打击网络水军,用有效的手段给消费者撑腰。
□闵萧(媒体人)
编辑:陈静 实习生:潘宇洁 校对:陈荻雁

本文源自头条号:沸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辛巴燕窝事件持续发酵,消费者自称遭网暴,手机号在直播间泄露
直播带货行业在今年发展迅速,年初的疫情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直播带货的走红。在各大电商平台以及某手和某音平台成为直播带货的主阵地。以李佳琦、薇娅、罗永浩、辛巴等人为代表的带货主播成为给行业佼佼者。 这些千万粉级别的带货主播单场交易额动辄数亿元,曾